WFU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個案記錄】前十字韌帶術後72小時立即消腫,醫師也驚呆了!



  • 「我開前十字韌帶,想加速恢復,醫師說關節不限制,只要不痛。」
  • 「本來走路不是什麼問題,雖然不能彎⋯⋯但昨天不知道怎麼了,走路突然覺得關節內很腫脹,不是很舒服⋯⋯」
如果這是您的家人朋友,絕大部分的人第一秒應該會沒好氣地回說:那你就乖乖休息不要給我亂走吧(喂),而若術後恢復的需求發生在分秒必爭、不進則退的職業運動領域更甚至是近年來連續出場國內外級賽事戰績斐然、正直巔峰的職業綜合格鬥選手,任何一點的肢體問題,都將是影響比賽成績的關鍵!

徒手淋巴引流技術,到底能怎麼幫助運動員、以及剛手術完的傷患呢?


【淋巴引流能夠消解的水腫類別,也包括:開刀後的局部水腫!】


去年(2016)巴西里約奧運時期,我分享了一則由隨隊物理治療師-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柴惠敏老師的動態,他在與澳洲射箭金牌隊伍交流後,了解該金牌隊伍在賽前使用了淋巴引流技術,這則技術可鬆解肌肉組織緊繃、疼痛、以及腫脹。在奧運賽後,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里約奧運報告書中,也載明了隨隊醫療團如何在場邊使用淋巴引流技術:



里約奧運期間使用淋巴引流技術的實例。圖/licenerenck@pixabay


當初柴老師的交流心得,引起了有「格鬥林書豪」之稱的台灣職業綜合格鬥選手——何浩仰對徒手淋巴引流的興趣,也讓他在訓練過程中傷及前十字韌帶、並完成重建手術後,尋求徒手淋巴引流技術的幫助。

  • 「哈囉!我想做術後的消腫。我週四開前十字韌帶,想加速恢復,目前腫的蠻大的,醫師說要冰敷20小時一天。」
  • 「只是我小腿前測腫的很誇張,摸到都麻麻的,這樣能做嗎?」

可以的!👌👌

徒手淋巴引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消除水腫的成效,但一般人都將徒手淋巴引流侷限在平日雙腿水腫的外觀困擾上;其實,Vodder 徒手淋巴引流技術的起源,是針對淋巴系統破壞所造成的續發性淋巴水腫而發展出來的,能夠排解大多數水腫(Edema)/血腫(Hematoma)/淋巴水腫(Lymphedema)的狀況,對於排除感染疑慮的術後水腫燒燙傷與創傷初期的消炎,效果也非常顯著。

術後的恢復與時間因素相當緊密,但任何人只要排除淋巴引流的禁忌,那麼就可以讓徒手淋巴引流技術,成為您術後第一步的恢復計劃


【兩手空空也能立即操作的退腫技術】


開完刀之後,醫師並沒有限制浩仰的活動,因此這三天浩仰還是試著慢慢走動,但據知今天突然膝蓋內發脹了起來,關節活動度明顯受限(只能在膝關節屈曲約 90 度緩慢移動⋯),整條右腳沈重又疼痛,變得只能跛行。

在格鬥場上磨練出韌性的浩仰,除了右膝只能些微站立、僅以膠布覆蓋傷口之外,此外一點也不像開刀三天的人,果然選手本身的身體條件相當好。

仔細觀察傷口,發現浩仰將膝蓋患部保持的很乾淨,既無滲液、傷口色澤也無異常,任何手術造成的開放性傷口處也都完整的包覆,並沒有感染、明顯發炎、或癒合不良的狀況,皮膚完整性也高,因此再次確認是可以接受徒手淋巴引流的。





據知這次醫師在術後並沒有放置引流管,膝蓋自然會有明顯腫脹,加上可能浩仰這幾天並非完全制動(Immobilization),還是有走動與上半身試拿壺鈴做基本訓練,所以加速了循環、但組織液也無法有效地從關節內排出,腫脹感就一次爆發了

說到引流管,據我以往接觸過的開刀案例,有些醫師確實會讓患處自然消腫,而也有些醫師會放置引流管,但經驗上有些組織液收乾太快的傷口,反而有更緊繃的收縮感,讓關節活動度受限的更嚴重,但好處是減少了一些感染問題,這部分就依照主刀醫師的習慣與經驗就好,兩者都有各自優點。😊

為了改善浩仰的行動力與舒適度,今天就以膝蓋為重點安排 90 分鐘的療程,希望他明天可以順利地出門回診:
  • 仰躺:
    頸部淋巴引流 15 分鐘
    腹部淋巴引流 20 分鐘
    前腿部淋巴引流 45 分鐘
  • 趴臥:
    後腿部淋巴引流 20 分鐘


【過程中就讓人看到明顯不同】


正面的頸部、腹部、還有前腿引流過後,旁人立馬驚呼:小腿尺寸幾乎恢復了耶

外觀上皮膚已褪紅,浩仰在翻身前自己下床試走幾步,膝關節活動度也恢復了一半,原有的劇痛也幾乎緩解,抬腿時也發現原本的沈重感減緩了很多,這樣更讓人期待快點趴下做完後腿的引流了!





咦,你說翻身趴下嗎?膝蓋才剛開完刀,趴著應該會壓痛到爆吧!@@"

其實一點也不!畢竟在關節的空間裏發生腫脹,就會因壓力而帶來疼痛,因此消腫後也會連帶緩解這些壓迫性症狀;原先擔心趴著會壓到膝蓋處,但現在的痛與麻已經隨著消腫而解除不少,浩仰調整了自己舒服的姿勢趴下,後腿引流仍是一路安穩地完成了,而且還很好睡呢XD

後腿的療程完畢後,整條腿的膚色都變亮了,表示淤塞的狀況已經充分被排除囉!

浩仰迫不及待地站起來再試走,膝蓋內已經沒有緊繃、牽拉的感覺,也能夠讓他站得更直了,甚至他以前幾天做過的方法試著拿壺鈴站起來(ps.這件事有經過醫生允許,哥哥也有練過好孩子不要學啊|||),動作沒有停頓,更加流暢,也對自己的恢復充滿信心!




不只是爭取及早恢復,還要更快速拾回過往的感覺


在療程結束後,我另外建議浩仰進行腳部的幫浦運動,並用手邊的彈性繃帶做簡單的加壓包紮,一來是在活動中當作關節的保護,二來是模擬類似淋巴引流的繃帶治療方式,讓患者在活動中透過外在加壓,促進肌肉收縮對管線的引流作用,小小補強回流的效果。

隔天回診時,醫師對於浩仰的退腫感到很滿意,甚至表示比他所估計的消腫速度還快不過我們都沒跟醫師提到什麼什麼淋巴引流這樣XD

而除了開刀後不間斷的自主訓練外,在十天後、也就是開刀後兩週,浩仰已經重返健身房了,至今一個月後,訓練量也逐漸增加中。👍👍

在療程結束當天,我也強烈建議他必須一同進行物理治療療程;雖然早期進行徒手淋巴引流的好處包括:消腫、止痛、消炎、以及輔助傷口照護狀況,但是前十字韌帶的功能重建、整個運動過程中的動態評估、或是徒手的拉筋與復健運動技術,仍是要仰賴骨科領域或運動領域的物理治療師的貼身指導,才是最妥善的。


【淋巴引流幫助選手更快回歸】


絕大多數運動選手,身上已經帶有程度不一的舊傷與新傷,但仍在沒有察覺、留意、或妥善處理的狀況下持續鍛鍊與參賽,長期下來,可能在無預警的狀況下發生傷害,或是動作品質逐漸降低,耗損了選手的本身的運動生命。



淋巴引流運用在運動場領域的建議。圖/acworks@www.photo-ac.com


想起當初會出現「格鬥林書豪」的頭銜,其實是拳館夥伴們發現兩人顏值相當而來的,風聲鶴唳、充滿肅殺之氣的格鬥場上,似乎這「格鬥林書豪」的頭銜就顯得格外內斂了些。

但在拳館近距離地看見浩仰對訓練與調養的謹慎,也回想起原先手感正熱的巔峰時期中,仍能保持理性與規律的態度來面對無預警的傷勢,就能體會到兩位都是充滿堅定信仰、心理素質極佳、並以縝密策略來輔持精準技術的頂尖選手;原來格鬥林書豪這五字,並不是浩仰在格鬥舞台上的形象依附,而是以貼近民眾的口吻,向世人宣告,這位格鬥選手在精神層面的無可撼動。

真的非常感謝關心和支持我的人,我一定全力以赴,凱旋歸來!這一次,我要向大家證明⋯自己不只是『貌似』林書豪,而是和他一樣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裡都可以證明自己的實力。《壹讀》」



浩仰 3'20 開場第一踢即重碎對手下頷骨。影片/鄭坎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XJFrludDA


踏上海外舞台的格鬥選手,也選擇由台灣本地 Vodder 臨床徒手引流/整合退腫治療師(MLD/CDT Therapist)進行術後徒手淋巴引流!

全台 Vodder 臨床治療師目前僅不到十位,其中備有個人服務場所、且能受理諮詢與預約的自由治療師為數更少(招手招手👋),歡迎提供各式水腫問題 讓我解惑,我也非常樂意為您轉介給臨近地區的治療師夥伴哦



分享給LINE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