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10月18日 星期四

【芳香療法】柑橘類精油真的有紓壓神力嗎?嗅聞冥想探索柑橘氣味的愉悅秘密


說到「紓壓」的氣味,玫瑰也好、薰衣草也好、檀香也好,不論出身或氣味類型,往往在榜上有名的,總是少不了最家常的柑橘類氣味~

很多人都清楚嗅覺如何透過接觸氣味分子、產生神經刺激、傳遞訊號到腦部的邊緣系統,進而創造氣味的感受與解讀,因此在整合醫學中,氣味時常用來緩解壓力、降低疼痛、或是提升情緒。

柑橘類精油常常是開心的代表,但是攤開現有的柑橘氣味與情緒相關的研究,卻很意外的,沒有獲得一致性的正向結果!(什麼?)

▍活潑開朗的柑橘類精油,真的就是紓壓保證嗎?


氣味的產生與使用者回饋看似明顯,但對於「這個氣味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原來背後蘊藏更多精密的決策過程⋯

氣味與情緒的相關研究,大部分都會取柑橘類作為研究主角或對照組,但這麼多研究以來,柑橘帶來正向情緒反應的功力其實並不是百分之百,究竟背後有什麼因素在操作呢?(圖/Unsplash)

在 2015 年研究佛手柑精油對健康女性的紓壓效應,實驗者透過超音波水氧機來進行隨機分組測驗,並發現在休息時使用加入佛手柑精油的水氧機所打出來的蒸氣,會比無添加任何精油的水蒸氣還要有紓壓效果,唾液中可體松濃度的下降帶來了如此結論。[參考資料  1]

但在 2013 年,台灣也曾使用佛手柑精油,長期介入小學教師的工作舒壓之自律神經變化;受試者在實驗前從未接觸過精油,經過九週使用佛手柑精油進行每週 10 分鐘的噴霧式芳療後,透過焦慮量表顯示對女性教師的紓壓效果明顯,但男性效果則否,而休息的效果,則是女性教師、很少焦慮教師有輕微成效,對男性教師、輕中度焦慮教師未發現有舒壓成效。[參考資料  2]

有時候柑橘氣味在人們心中顯得喧鬧、太過孩子氣,如果您也這麼感覺,那麼佛手柑會是最好的入門選項。佛手柑精油有著柑橘水果的喜悅本質,但正如本身可作為藥材的功能,氣味上又帶著一絲理性,這也讓它成為男香的常客;有些佛手柑太過老成,但南法蕾朵的佛手柑精油最難得的是氣味平衡,酸苦甜的和諧比例讓眾多身邊的愛香人一致接受,如果想要找一款百搭卻又不失特別的氣味,就來入手一瓶南法蕾朵的佛手柑吧!(圖/筆者提供)

而其他柑橘類精油的研究,也分別在結果上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對照;在牙科診所等候區中,Lehrner 等人於 2000 年提供了甜橙(Citrus sinensis)與無添加氣味的擴香,認為待在有甜橙香等候區的受試者的焦慮有顯著性減少、並且有更多的正向情緒與平靜感,符合一般人心中對甜橙精油的舒壓期待。

但在其後的 2005 年,改為提供甜橙與薰衣草氣味的擴香作為對照,雖然甜橙與薰衣草兩方受試者都緩解了焦慮,但這樣的結果,卻更說明舒解焦慮的效果並沒有氣味特異性[參考資料  3]

▍只要你願意,柑橘類氣味就能破除憂鬱。


上述的研究案例,慢慢勾勒出了柑橘氣味防止負面情緒的能力,而在德國杜塞道夫大學(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實驗心理學系 Hoenen 博士在 2016 年的研究,終於突破了傳統香氣化學分子的觀點![參考資料  4]


甜橙是柑橘類家族最必備的一員,幾乎各家精油都一定會有甜橙這款單方,而南法蕾朵的甜橙精油非常有趣的呈現出甜橙水果本身由外到內的氣息變化;經由滴出瞬間帶來大量的酸皮氣味,不過等到一段時間揮發後,留在身上的是相當不同的果甜,就像放一陣子會生螞蟻的那種XD,順著氣味成分消長的氣味進程,創造出甜橙精油難得的層次感,是一款不會讓人覺得可愛的很典型的甜橙。(圖/筆者提供)


Hoenen 等人設計一個無助感的測驗情境,誘導受試者產生負面情緒,同時提供檸檬烯(Limonene)——柑橘類精油主要成分與氣味特質的來源——以及香草醛(Vanillin)與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來做氣味評價,提出了以人為本位的氣味情緒論點:

只要它們被認為是令人愉快的,氣味可能確實起到情緒增強作用!」

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呢?

過去以來,尚未有研究驗證出柑橘氣味帶來情緒增強效果的主觀判斷,芳香療法對人類的影響可能主要歸因於心理層面的影響(Herz,2009),因此 Hoenen 認為過去的實驗會有相互衝突的結果,可能與個體之間和研究之間的氣味愉悅判斷有關,使各自的氣味成為有效或無效的情緒增強劑。

如果您是充滿健康意識、對事物充滿積極熱誠的行動派,那麼一定會愛上南法蕾朵檸檬精油酸醒多汁、充滿朝氣的欣快香氣!這款來自歐洲的檸檬精油,似乎夾帶了義大利阿瑪菲海岸(Amalfi coast)的海天一色與法國檸檬重鎮蒙頓(Menton)的盛大豐收,黃澄的鮮美氣味最適合在一天的開始啟動元氣,或在忙昏頭的下午梳理頭緒。你知道日本研究層在辦公室使用檸檬氣味,發現能促進員工工作的正確率嗎?(圖/筆者提供)

對此,Hoenen 等人排除了實驗的性別差異、個案對氣味處理的差異、症狀強度等等實驗偏差,強調「是氣味本身的愉悅性、而非檸檬烯本身具備了情緒增強效果」,人類對氣味的反應是被個人自身對特定氣味的認知與判斷所引起的,這件事情比氣味本身的生化特性更來的重要!

▍情緒氣味其實反映生活印記,「你」才是愉悅的關鍵。


那麼如何能增強柑橘類精油與你之間的紓壓關係呢?《氣味的奇幻力量》作者、美國布朗大學心理系教授 Rachel Herz 博士過去曾經發表過許多氣味與情緒聯想學習的相關研究,說明了特定氣味能夠受到情緒經驗操作,而帶來不同的情緒結果[參考資料  5]

研究結果表明:當一種新的氣味與情緒事件配對時,使用者對該氣味的愉悅認知會根據聯想的情緒而改變!也就是當一個人面對著原先不舒服、不愉快的氣味,搭配正向的情緒體驗,那麼在未來接觸到同一氣味,就能夠對氣味有好的評價;相反的,原本愉悅的氣味,也會因為與負面情緒相連結,而改變了人們原先對氣味的喜好。上述結論是在 Herz 透過實驗個案在操作前、操作後、操作後 24 小時、以及 1 週後的多次評估,從個案在氣味情緒操作前後、對目標氣味的反應差異而獲得!

總是讓人想到假期、偷閒、自由、幸運的柑橘,在嗅覺與過去情緒經驗的連結下,帶出人們心中最深處的歡喜潛力。(圖/Unsplash)

即使人類也有可能對氣味即具有天生的情緒反應,但生活經驗似乎更主導了情緒呢。

因此藉著練習「氣味與情緒聯想」的方式~例如透過嗅聞的冥想練習,一步步地讓感官與意識親近柑橘氣味,將安定的力量賦予在氣味之上,就能夠簡單的在生活中,把氣味培育為正向的情緒歸依。

  1. 歸零:
    
首先,放下對氣味既定的印象,例如名稱、原生植物、精油效果... 單純且誠實地評比自己對柑橘類精油氣味的感受,選擇自己最信任的一款;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將柑橘類精油調和其他精油、成為一帖只屬於自己的紓壓複方氣味。
  2. 碰觸:
    
嗅聞氣味時,不妨閉眼清除思慮,讓所有的意識充分漂流、灌注在氣味中,分離所有的意念,以最純粹的嗅覺來親近氣味。
  3. 觀想:
    
當意識抓住了平衡點,開始逐一放入感官;想像為氣味增添一幅宜人景象,例如一角美景、一頁書摘、或是一段深刻的回憶,影像變得清晰後,慢慢在心底聽見情境內的聲音,海浪的波濤、夏日的爵士樂、或懷舊的老調...
  4. 連結:
    
經過練習,人與氣味將牽起活躍的情緒連結,賦予氣味本身更多的靈性與情緒意涵。
  5. 託付:
    
此後,情緒低迷的任何當下,便可使用跟上述的嗅聞冥想,讓柑橘香氣幫助心靈暫時脫離原本的壓力情境,帶領自己回到情緒的秘密園地;充滿穩定能量的自己,將能在真實環境中踏實前行!

並非「氣味」本身擁有使人欣快愉悅的魔法,而是你自己在氣味裏無人可取代的經歷,讓情緒獲得新生!只要用更多的正向力量來投入、灌溉柑橘氣味,它們就會更如陽光一般,溫暖心田。(圖/Unsplash)


本文章與南法香頌(Senteur d'OC)合作,豔陽底下的甜橙、檸檬、佛手柑氣息,更多的同系列商品請參考這裡

▍參考資料

  1. Han X., Gibson J., Eggett D.L., Parker T.L. Bergamot (Citrus bergamia) essential oil inhalation improves positive feelings in the waiting room of a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center: a pilot study. Phytother. Res. 2017
  2. 陳英甘(2013)。芳香療法療程長期介入對小學教師工作舒壓之自律神經變化。亞洲大學光電與通訊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47j9sg
  3. C. Toet, A., Smeets, M. A. M., van Dijk, E., Dijkstra, D., & van den Reijen, L. (2010). Effects of Pleasant Ambient Fragrances on Dental Fear: Comparing Apples and Oranges. Chemosensory Perception, 3(3-4), 182–189.
  4. Hoenen M, Müller K, Pause BM and Lübke KT (2016) Fancy Citrus, Feel Good: Positive Judgment of Citrus Odor, but Not the Odor Itself, Is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Mood during Experienced Helplessness. Front. Psychol. 7:74. doi: 10.3389/fpsyg.2016.00074
  5. Herz, R.S., Schankler, C. & Beland, S. Motiv Emot (2004) 28: 363. 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4-2389-x
  6. Aftel, M. (2001) Essence and Alchemy: a book of perfume. London: Bloomsbury


透過 FBLineEmail 聯繫我


分享給LINE好友 !